【召集人專欄】-<藥物安全系列一>專欄緣起談藥物安全
“Efficacy versus Safety, which comes first?”
-這是本專欄真正進入主題前,想要請問讀者的問題,希望能獲得大家的踴躍回應(中英文均可),讓我們期待每兩個月一次的藥物安全專欄。
伍亮霓資深經理(Liang-Ni Wu)畢業於台大藥學系,取得史丹佛大學流行病學碩士學位後,先後服務於台灣、新加坡及德國等國際CRO公司,目前在德國Merck KGaA 總部 Global Drug Safety擔任Pharmacovigilance Alliance Manager,也是本學苑<國際合作組>召集人。
此專欄非常特別的地方,是全文以英文撰寫,主要原因是員工發表文章須經公司主管核准,考量審核者的語言要求,於是我們決定就以英文呈現,一方面忠於原文,一方面考量此專業領域的人士,直接閱讀原文思緒可能更為流暢,而想要了解此領域的新夥伴,也可藉此機會多一些練習英文的機會。
一開始本篇文章的專欄緣起,提到了三年前我邀請她,趁回台期間演講及授課議題內容的一些討論對話,非常生動有趣(她真的記得很清楚),除了表示我們每一場活動都非常重視聽眾學員的需求,也凸顯相較於國際先進醫藥國,對於藥物安全領域,台灣仍需要再精細的分工與重視!
無論如何,這次伍亮霓資深經理終於可以發揮她在藥物安全領域,分享她累積多年豐富的國際實務經驗。
蔡佩珊(台灣光鹽生技學苑 執行長)
專欄文章全文連結: http://www.biotech-edu.com/hot_201781.html